在合肥市,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个系统不仅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便捷的企业信息查询服务,还通过公示企业的信用信息,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合肥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看看它是如何运作的,又为企业和公众带来了哪些便利。
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合肥的信用窗口

合肥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也被称为信用合肥网,是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的一个官方网站。这个网站提供了丰富的企业信息查询服务,包括企业年报公示、联合奖惩、红黑名单、重点人群、信用承诺等栏目。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和公众可以轻松查询到合肥地区企业的信用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
在信用合肥网上,你可以找到合肥信用动态、政策法规、交流互动、数据统计、专项治理等栏目。这些栏目不仅提供了最新的信用监管政策,还展示了合肥地区企业的信用状况。比如,你可以通过信用合肥网了解到哪些企业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哪些企业被限制担任法定代表人和企业高管。
如何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

在企业招投标的时候,往往需要公司出具工商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那么,这个报告该怎么开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即可。以合肥为例,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 打开合肥工商局的官网,找到“重要业务系统”窗口。
2. 点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入查询页面。
3. 输入公司名称、社会信用统一代码或者注册号,点击查询。
4. 完成图片验证,查询结果就会显示出来。
5. 打印查询结果,即可作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使用。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轻松查询到任何一家企业的信用信息,了解其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这对于企业招投标、合作洽谈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合肥扎实推进信用监管

近年来,合肥市围绕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信用监管工作。通过强化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推进企业年报公示,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联合激励等措施,合肥市的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方面,合肥市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强化了涉企信息的归集和共享。2020年以来,共归集市直相关部门涉企信息10827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10109条、行政处罚信息718条,抽查信息68条。这些信息的归集和共享,为信用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在企业年报公示方面,合肥市通过专项工作推进会、年报公示进度通报、媒体宣传和短信通知等形式,积极引导企业自主年报。截至2020年5月6日,该市应年报内资企业439013户,已年报内资企业165992户,年报率37.81%,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企业年报公示的推进,为企业信用监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企业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在信用监管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出现一些信用问题。这时候,企业信用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合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不断深化信用修复渠道、拓展修复范围,组织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公示信息信用修复专项行动。
通过专项行动,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设定了初选条件,从系统中拉取数据并进行仔细筛选,统计出首批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组织工作人员分包到户,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等方式逐一开展政策宣传和工作指导,确保企业充分了解信用修复政策。同时,指导申请修复的企业填报相关材料,并通过现场核查、系统比对等方式对企业情况进行核查,最终对满足条件的企业作出准予修复决定。
专项行动的开展,解决了困扰企业的难题,激励企业主动完成问题整改,提升诚信经营企业信用评价,多角度助力企业良性发展。据悉,专项行动首周,合肥市已向5户企业出具准予信用修复决定书,准予对其“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结果公示信息进行信用修复。
安徽企业信用指数:连续2个月位居全国第一
在合肥市,国家企业信用公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不仅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还推动了合肥市企业信用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安徽企业信用指数连续2个月位居全国第一,这充分展示了合肥市在信用监管方面的成效。
2024年,全省经营主体总量达831.55万户、同比增长3.73%。今年以来,全省企业信用指数连续2个月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合肥市在信用监管方面的持续努力和不断创新。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云表示,今年将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入驻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全年服务覆盖范围扩大30%,创新产品增加30个、融资规模增长30%,推动经营主体获得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