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简称“北汽制造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企业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产品线。以下是关于北汽制造厂的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1. 成立与初期发展:
北京汽车制造厂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第二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1958年由朱德元帅亲笔题写厂名。
1958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井冈山”牌小轿车,1965年成功研发并量产了中国第一辆轻型越野指挥车BJ212。
2. 重要发展阶段:
198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组建了中国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推出了多款经典合资车型。
2001年,北京汽车制造厂改制重组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BAW),总部位于北京朝阳区。
3. 近期变动:
2020年,北京汽车制造厂总部从北京迁至青岛,并投资152亿元建设青岛总部基地。
近期,公司经历多次变动,包括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整。
产品线
北汽制造厂的产品线非常丰富,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汽车:
1. 越野车:
BJ212系列,自1965年问世以来,累计生产超过200万辆,成为经典车型。
勇士系列,2007年研发并量产的第二代军车。
2. 商用车和专用车:
包括轻型越野车、卡车、皮卡、客车、军车和改装车等。
3. 新能源车:
北汽制造厂在青岛的基地具备生产新能源乘用车的能力,致力于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
现状
1. 生产基地:
目前,北汽制造厂拥有青岛、德州、临沂、黄骅四大生产基地和北京工作部,具备年产45万辆整车的制造能力。
2. 市场与影响力:
北汽制造厂的产品遍及国内外市场,有力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3. 技术与研发:
公司在平台化、模块化技术应用和研发成本控制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拥有高水准的研究基地和国家级检测中心。
综上所述,北京汽车制造厂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先驱之一,凭借其丰富的历史和多样的产品线,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北京汽车制造厂,一个名字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与梦想。它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中国从汽车制造空白到汽车大国崛起的传奇历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汽车制造厂,感受它的魅力,探寻它的故事。
传奇的起点

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那时的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1958年,北京汽车制造厂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小轿车——井冈山牌小轿车,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65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再次创造历史,研发生产了中国第一代轻型军用越野车——北京牌BJ212汽车,这款车型成为了中国军队的装备,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转型与升级

进入21世纪,北京汽车制造厂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了深刻的转型与升级。2001年,北京汽车制造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重组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简称BAW。这次改制不仅让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赛道2.0战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北京汽车制造厂发布了新赛道2.0战略,旨在全面打造民生新品类,走产品国民化道路。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心向民生”,即牢牢把握国民需求,满足老百姓的民生新需求。在新战略的指引下,北京汽车制造厂推出了五大产品系13款新车,涵盖了越野车、皮卡、MPV、微型车和微卡等不同级别定位。
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北京汽车制造厂在新能源领域也进行了广泛的布局。首先在产品方面,北京汽车制造厂坚持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动三条路线并行,推出了北京EU5、EU7等纯电动车型,还打造了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极狐,有极狐阿尔法T、极狐阿尔法S、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等车型。
在配套服务体系上,北京汽车制造厂推广运营换电站,建设极狐汽车超充桩,构建氢能源应用场景,缓解车主里程和充电焦虑。技术上,北京汽车制造厂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道路,坚持三电技术自主掌控,拥有自研的高性能电机、动力电池、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打造了汽车试验中心,相关项目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像极狐阿尔法S,电池最高续航里程达708公里,电机NEDC动力总成效率高达87.5%,电控有多项创新,还在挑战赛中获奖。同时具备正向开发、构建整车平台的体系化能力,搭建出BE21平台,实现技术出海。
应对市场变化的多维度举措
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北京汽车制造厂通过多维度举措积极应对。在研发上,北京汽车制造厂拥有超10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100多名新能源技术人员专注于自主开发核心零部件,致力于掌握全系统自主核心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汽车制造厂作为首个将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应用于轻卡商用车并量产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产品规划层面,北京汽车制造厂计划推出7大平台、13款车型,丰富的产品线涵盖小卡、新能源纯电动轿车、MPV、皮卡以及换代越野车等。已量产的4款小卡车型,还有按计划下线的各类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扩大了市场覆盖面。
在生产方面,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工艺设备提升改造项目意义重大。车间内自动化程度达90%以上,入选“2024年青岛市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十大典型案例”。这一改造在原有厂房进行技术升级,购置国产设备478台(套),投产后具备年产最高15万辆整车制造能力。先进的生产线提升了产品质量与人员效率,实现可视化管理,完成的整车产品迭代升级,让新能源汽车更具竞争力。
未来展望
北京汽车制造厂的未来充满希望。随着新赛道2.0战略的深入实施,北京汽车制造厂将继续聚焦民生新品类,走产品国民化道路,满足老百姓的民生新需求。同时,北京汽车制造厂也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北京汽车制造厂,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美好未来的汽车品牌,将继续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我们一起期待,北京汽车制造厂在未来的日子里,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