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称“人文学院”)成立于1998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建校之初的政治教研室。学院秉承“立德、立言、立功”的院训,经历了从单科到多科再到双科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北林特色的国内一流精品学院。
学科设置
人文学院设有法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本科专业。此外,学院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设有心理学、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应用心理硕士(MAP)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下设多个研究中心,包括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国有林场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林业和草原法治研究中心及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教授9人,副教授19人。多名教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教师们积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并在各类比赛中指导学生多次获奖。
教育与科研
学院主要承担以下四项任务: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四门必修课,并开设了近30门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
2. 本科教育:法学本科专业于2000年开办,心理学本科专业于2002年开办,办学指导思想是规范与特色并重。
3. 研究生培养: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心理学和行政管理等学科的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
4. 多层次办学:开展心理大专、物业管理专升本、物业管理高自考等多层次办学,并设立法学和公共关系两个辅修专业。
办学理念
学院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兼顾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北林特色的国内一流精品学院。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地方,吸引着无数追求学术梦想的学子。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前沿的学术研究,更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学院,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人文学院,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地方。学院成立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北京林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设有行政管理、现代文秘、网络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涵盖了人文科学的多个领域。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34位教职工,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2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90%。这些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还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学院成立了海陆丰方言研究中心、妈祖文化研究中心,并获批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这些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中。
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多次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数字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赛项、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比赛、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学院秉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录取机会。学院还积极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机会。2025年,学院将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子提供广阔的平台。
如果你对人文科学充满兴趣,如果你渴望在学术领域有所作为,那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将是你实现梦想的地方。在这里,你将遇到优秀的老师,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时光。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