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星制造厂成立于1958年9月1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一家从事空间飞行器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该厂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中国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的诞生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历史见证者。自成立以来,北京卫星制造厂完成了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卫星、月球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等系列近400余颗卫星及飞船的机械、电子与热控产品研制、总装集成与测试,以及发射场服务等任务。
北京卫星制造厂具备国内领先的大型金属结构数控加工、精密加工、复合材料结构制造、大型薄壁金属结构焊接及管路焊接、表面涂层、无损检测和星上二次电源研制、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制和电子装联等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为航天器制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北京卫星制造厂还推出了高精度光学智能检测系统,旨在提升航天器复合材料结构的产品检测能力和综合效率。该厂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还致力于将厂区改造为集高科技、绿色环保、便捷交通于一体的办公租赁新选择,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北京卫星制造厂在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历程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北京卫星制造厂,这个名字在中国航天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厂,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见证了中国从航天空白到航天强国的飞跃。当你走进这个位于北京海淀区的神秘之地,你会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那是一种对科技的执着追求,对梦想的无限热爱,对国家使命的坚定担当。
航天摇篮的诞生

1958年,北京卫星制造厂诞生了。那时的中国,百废待兴,航天事业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卫星制造厂肩负起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它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下属单位,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中国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的诞生地。这个身份,让北京卫星制造厂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成立之初,北京卫星制造厂就致力于空间飞行器的研究与制造。它先后承担了我国通信广播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深空探测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导航卫星、载人航天器等系列共150余颗(艘)卫星及飞船的机械、电子与热控产品研制、总装集成与测试,以及发射服务等任务。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北京卫星制造厂的技术实力,更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技术创新引领未来

在航天领域,技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卫星制造厂深谙此道,始终将技术创新放在首位。它拥有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几十年来,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部级科学进步奖等140余项。这些荣誉,是对北京卫星制造厂技术实力的最好证明。
北京卫星制造厂的主要成熟技术包括复合材料结构件工艺设计和制造技术、计算机应用和CAD/CAM技术、精密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技术、大型薄壁结构件超塑成型/扩散连接技术、机电一体化设计和电子装联技术、热控涂层和表面处理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焊接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应用于航天领域,也在其他高技术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北京卫星制造厂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专利。2024年10月,它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虚实交互场景重构的机器人预警响应系统”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820626A。这项专利应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展示了北京卫星制造厂在行业技术升级方面的先锋地位。2024年10月,它还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大尺寸S型变曲率、变截面制件RTM成型模具及方法”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9348189A。这项新技术的推出,意味着我国在高精度成型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才强企战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北京卫星制造厂深知这一点,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它拥有900多名职工,其中研究员和高中级技术人员200余人,技师以上技能人员6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4人。这些人才,构成了北京卫星制造厂的核心力量。
北京卫星制造厂的人才队伍中,不乏享有国家级荣誉的专家和技术能手。例如,王儒华是北京卫星制造厂数控加工领域的传奇人物,入厂第二年就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第三年被聘为高级技师。他率领着一支精英技能团队,管理着资产过亿的设备,驰骋在航天的创新大道上。
北京卫星制造厂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骨干的成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它拥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并被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有突出贡献单位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北京卫星制造厂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
社会责任与荣誉
北京卫星制造厂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它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获得国资委绕月探测工程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首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多个荣誉。这些荣誉,彰显了北京卫星制造厂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北京卫星制造厂的社会贡献,不仅仅体现在航天领域。它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它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卫星制造厂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我国航天事业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卫星制造厂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