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340-5000

北京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北京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涵盖了学术、文化、体育和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介绍:

学术与思想交流

1. 青春读书会:北京高校大学生定期举办青春读书会,旨在通过分享阅读感悟,提升人文素养、思想境界和创新能力。例如,首场读书会的主题是“读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学生参与。

2. 人文知识竞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旨在通过比赛促进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兴趣,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体育活动

1. 围棋联赛:北京市大学生围棋联赛由北京围棋基金会主办,各高校的围棋爱好者可以参与,比赛形式多样,包括主客场制和升降级制度。

2. 体育协会: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各类体育竞赛、体育师资培训等活动,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创新创业

1. 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教委发布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通过提供免费场地、政策咨询、工商注册、专业培训等服务,支持大学生创业团队。

2. 创意文化节: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办“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涵盖动漫设计、影视作品、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大赛,鼓励大学生发挥创意。

校园生活

1. 迎新活动:例如,北京大学每年迎接新生,各院系会准备迎新环节,帮助新生融入校园生活。

2. 校园文化: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校园文化浓厚,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社团和组织,如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文艺社等,丰富课余生活。

休闲娱乐

1. 景点游览:北京拥有众多著名景点,如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学生们可以参观这些地方,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

2. 休闲娱乐:三里屯、簋街等地是学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可以体验夜店、美食和文艺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北京大学生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还在文化、体育、创新创业等方面全面发展,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北京,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前来求学。他们怀揣着梦想,在这里度过青春岁月,期待着毕业后的精彩人生。2025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将迎来一个特殊的年份——毕业生规模创新高,达到29.4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压力,北京市政府、高校和企业纷纷行动,全力以赴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北京大学生,你准备好了吗?

1. 就业形势严峻,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25年,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支持。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王育玲表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城镇调查失业率月均为4.1%,保持在较低水平。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北京提前谋划,已举办中关村百校联盟高校毕业生春季校园招聘系列活动,试点建设一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

王育玲还透露,今年二季度,北京将以更大力度稳就业,挖掘更多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同时出台加强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更加系统全面推动促就业的工作。

2.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助力毕业生抢抓春招黄金期

为了帮助毕业生抢抓春招黄金期,北京市人社局联合多部门共同开展了“京聚英才 职创未来——2025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活动期间,北京全市将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深入挖掘岗位资源,计划举办求职招聘、就业指导、人社局长进校园”等就业服务活动近200场。

目前,已经在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集中发布了570多家用人单位、共计2.6万个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90多家,涵盖科技推广服务、计算机软件、商业银行服务、工程管理服务等热门行业。

3. 线上线下结合,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

服务月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北京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及资源管理系统”就业在北京”服务平台,好工作”就业在北京”京企直聘”等微信公众号以及各区和各高校网站、直播平台,同步开展线上活动,毕业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这些渠道获取岗位信息、参加线上招聘会、观看职业指导课程等,提高求职成功率。

此外,北京市还深化驻校”服务,在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5所高校设立”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试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岗位推介等服务,打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4. 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打造高效精准的就业对接平台

为了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北京高校与企业积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近日,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海淀区人民政府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举办“京彩就业”市、区、街三级联动暨国土空间、资源环境、工程建筑领域三院联合双选会。

活动吸引了164家优质企事业单位参会,发布587个工种,提供岗位超3692个,覆盖本、硕、博各学历层次,为2025届毕业生搭建了高效精准的就业对接平台。

5. 三级联动机制赋能,打造就业服务新格局

作为北京市“京彩就业”品牌的重要实践,本次双选会充分发挥市、区、街三级联动优势。市级部门统筹资源,区级政府精准匹配企业需求,街道深入摸排毕业生就业意向,形成政校企”协同发力的就业服务网络。学院路街道依托属地高校集聚优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精准对接区域内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工程建筑类企业,实现岗位与专业的深度契合。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立职业指导专区”、就业创业政策咨询专区”、劳动权益保障咨询专区”,为毕业生提供多种就业、创业及保障服务,彰显就业服务的普惠性与就业关怀。

作为北京大学生,面对如此多的就业机会和支持政策,你应该如何把握呢?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提升自己的求职技能。其次,要关注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就业信息,及时了解最新的招聘动态。此外,还可以通过实习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025年,北京高校毕业生规模创新高,但就业形势依然充满希望。只要你积极行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相信一定能够找到心仪的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