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百货大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建造的第一座大型百货零售商店,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它位于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1955年9月正式开业,主要经营日用百货。1997年底,经营品种达到498万种。
北京百货大楼在1955年开业时,是全国人民来北京的必逛“景点”之一,当时有“全国保北京,北京保大楼”的要求,许多外地游客把登长城、吃烤鸭和逛北京百货大楼作为在北京旅游必选的项目。1993年,北京百货大楼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立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1994年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9年,百货大楼新建了北部商业楼,2000年与东安集团公司实现资产重组,成立了北京王府井东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百货大楼开始进行内部升级改造,并在同年4月重新对外营业。
现在的北京百货大楼已经改头换面,驻扎了多家知名品牌服饰、化妆品等,成为了一个新的购物中心。百货大楼前广场立有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的半身铜像,陈云在基石上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跃神州”站在王府井大街的中央,你或许会不经意间被一座宏伟的建筑所吸引。它就是北京百货大楼,这座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建筑,承载着北京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从1955年开业至今,它见证了北京的变迁,也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充满故事的建筑,从多个角度感受它的魅力。
历史的见证者

1953年,新中国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全面展开。为了满足王府井日益拥挤的客流,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分公司决定在王府井大街中心建设一座大型百货商场。经过选址与拆迁,1954年,王府井百货大楼拔地而起,成为当时王府井大街上最高的建筑。这座宏伟典雅的建筑,由我国第一代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杨廷宝设计,其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成为了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1955年9月,北京市百货大楼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客流量达到了惊人的16.4万人次,以至于闭店后,光是顾客挤丢的鞋就捡了两大筐。这一盛况,也标志着北京商业的辉煌成就。斗转星移,北京巨变。建国以来,北京商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消费文化的缩影。经过时间洗练的百货大楼,虽年近古稀,却还保留着现代化的卓越风姿。
建筑的魅力

北京百货大楼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杨廷宝先生的设计理念。其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既保留了古典建筑的庄重典雅,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大楼的立面装饰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充满了艺术感。尤其是楼顶的钟楼,更是成为了建筑的点睛之笔。每当整点,钟楼都会报时,声音洪亮,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
大楼内部,空间宽敞明亮,布局合理,为顾客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从地下室到地上四层,每一层都设有不同的商品区域,满足了不同顾客的需求。此外,大楼还设有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设施,方便顾客上下楼。在抗震加固方面,大楼也进行了科学的处理,既保证了建筑的坚固性,又没有减少商业使用面积。
文化与商业的融合

北京百货大楼不仅是北京商业的象征,也是北京文化的载体。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完美融合。大楼内不仅有各种国际大牌的专卖店,还有许多具有北京特色的商品,如老字号、手工艺品等。这些商品,不仅展示了北京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北京的现代化发展。
此外,大楼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展览、演出等,为顾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顾客的购物体验,也提升了百货大楼的文化内涵。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北京的商业氛围,也可以感受到北京的文化底蕴。
体验式消费的新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百货大楼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近年来,大楼积极探索体验式消费,为顾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购物体验。例如,大楼内开设了儿童体验式购物中心——哈姆雷斯旗舰店,这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哈姆雷斯旗舰店。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体验各种有趣的玩具和游戏,感受童年的快乐。
此外,大楼还开设了和平果局,这里重现了百年前的北京。再现了北京的一些老胡同和经典的生活场景,里面有邮局、火车站、还有各式各样的童年玩具,既有老北京的记忆,也有很多80/90后的童年记忆,是一个很适合拍照打卡的网红景点。
未来展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百货大楼将继续秉承“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同时,大楼也将继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销售等,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未来,北京百货大楼将继续发挥其作为北京商业地标的作用,为北京的商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它也将继续作为北京文化的载体,为北京的文化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让我们期待,这座充满故事的建筑,在未来继续书写更多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