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占地面积9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总规划床位1500张。医院于2014年11月28日正式开业,一期开设1000张床位,2015年11月正式为医保患者服务,2017年6月实现异地医保直接结算,2021年11月25日正式成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秉承“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医院运营以医师为核心,医院发展以员工为重心”的宗旨,践行精准医疗、精诚服务、精益管理的“三精医疗”理念,致力于打造现代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并建构卓越医师培养体系和先端健康科技创新体系。
医院设有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检验、病理、影像等40余个临床和医技科室,重点发展肝胆中心、心脏中心、神经中心、肿瘤中心,急重症、消化、妇产、整形、耳鼻喉、泌尿等专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借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管理模式,构建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专业化医疗团队与职业化行政团队分工协同治理,以提高医院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这座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自2014年开业以来,便以其卓越的医疗服务、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医疗资源,成为了京城乃至全国医疗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更是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重要医疗机构。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体验到医疗服务与科技创新的精彩碰撞。
医疗服务:精益求精,患者至上

走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环境和温馨舒适的氛围。医院拥有七大医疗部,涵盖内科部、外科部、妇儿部、专科部、急重症部、医技部、全科与健康医学部,共60余个临床医技专科。从肝胆胰中心、神经中心到心血管中心,再到耳鼻喉头颈外科、骨科等12个重点专科,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深厚的底蕴。
在这里,你不仅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还能感受到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医院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俊杰,包括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等一批顶级人才。他们不仅医术精湛,更有着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以放射诊断科为例,陈青华主任医师以其在头颈部疾病影像学诊断及CT、磁共振技术临床应用方面的专长,成为了患者心中的“健康守护者”。他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相关文章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两项,并担任主编、副主编、副主译医学影像学专著3部。在他的带领下,放射诊断科成为了医院乃至全国医疗领域的一面旗帜。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智慧医疗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不仅注重医疗服务,更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医院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满足就诊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目前,互联网医院APP等通道提供预约挂号、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移动支付、院内导航、信息推送等线上服务,让患者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医院还通过了国家智慧服务三级评审,成为北京市仅有的8家通过该评审的公立医院之一。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也展示了医院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的不懈努力。
人才培养:精英汇聚,共创辉煌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医院不仅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入,还积极培养年轻医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
医院通过举办各种学术会议、培训班和研讨会,不断提升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医院还与清华大学医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为培养更多优秀医疗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区服务:资源下沉,健康惠民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不仅服务于患者,更关注社区健康。医院通过建设整合式区域健康医疗联合体,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由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合作共建,实现了管理垂直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同质化、信息一体化,构建起全地域覆盖、全人群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整合式区域健康医疗联合体。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也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未来展望: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站在新的起点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还将继续深化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推动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这座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医疗机构,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