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简称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是北京市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负责城乡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下是该机构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机构名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承安路1号院
邮政编码:101160
办公时间:09:0017:30(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行政值班电话:01055596677(节假日全天及夜间值班)
便民热线、扫黑除恶举报、信访电话:01080858586(724小时)
信息公开咨询电话:01055594628(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职能和职责
1. 自然资源管理:
履行本市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勘察设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 空间规划体系:
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
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及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3.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
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
负责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和用地管理相关工作,负责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4.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
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
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
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
5. 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
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和规范。
历史沿革
2016年7月20日,根据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相关部署,北京市政府决定设立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
近期活动
2023年7月3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简称首规委)在北京召开第45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等文件。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了解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可以访问其官方网站 北京规划委,这个名字在北京市民的日常中或许并不频繁出现,但它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规划,都深刻影响着这座城市的脉搏。想象当你清晨骑着自行车穿过一条刚刚拓宽的小巷,或是傍晚在公园里享受着新装的座椅时,这些便利的背后,都离不开北京规划委的辛勤工作。这个机构,就像城市的建筑师,用智慧和汗水,描绘着北京未来的蓝图。

走进北京规划委,你会感受到一种严谨而创新的工作氛围。这里汇聚了一群对城市充满热情的专业人士,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市民的需求,不断优化着北京的城市布局。比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北京规划委就做了大量工作。他们详细规划了中心城的用地功能,从居住用地到商业金融用地,从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到文物古迹用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这样的规划,不仅保障了城市公共利益,维护了生态环境和城市安全,还实现了旧城整体保护,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北京规划委的工作,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他们还积极推动城市通风廊道的建设,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你知道吗?北京正在研究6条主要的通风廊道,如植物园-昆明湖-昆玉河-玉渊潭-前三门大街走向等,这些廊道将增强城市的通风潜力,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京规划委投入了146万元的预算,用于研究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系统构建与规划控制策略。这样的投入,体现了北京规划委对市民生活质量的关注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在规划过程中,北京规划委还充分考虑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打开小区大院的问题上,他们提出了“分区分类、新旧有别”的原则,以疏解交通压力,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一举措立即引发了社会热议,市民们既担心影响生活空间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又期待着城市交通的改善。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北京规划委表示,将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北京规划委的工作,还涉及到规划、勘察、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信息备案。为了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他们要求企业在北京市勘察设计行业服务平台上开展从业人员信息备案及维护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企业办理施工图审查等相关业务,还提高了行业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对于未按要求及时完成备案或备案信息有误的企业,北京规划委将强化动态监管,跟踪监督整改,确保备案信息的真实准确。
在交通规划方面,北京规划委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他们与廊坊市规划局就北京新航城与廊坊空港新区的交通路网进行了规划对接。在交流会上,两地技术负责人员就临空区交通体系搭建、路网方案的制定思路、新区站点建议、规模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并重点解读了与新机场的交通衔接以及轨道1号线功能及线位。这样的合作,不仅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的交通一体化,还为廊坊市民带来了更多的出行便利。
北京规划委的工作,还涉及到城市更新改造。他们选取了试点,在中心城某一仓库疏解再利用过程中,通过打破封闭大院,引入生活性街道,促进小区和大院与城市的融合。这样的做法,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微循环,还促进了公共资源共享,增强了社区活力。北京规划委表示,将继续推进城市修补工作,破墙通路、拆墙见绿,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北京规划委的工作,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市民的需求,不断优化着北京的城市布局。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到城市通风廊道,从打开小区大院到交通规划,从行业从业人员信息备案到城市更新改造,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规划,都体现了北京规划委对城市发展的深刻理解和无限热情。他们就像城市的建筑师,用智慧和汗水,描绘着北京未来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