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340-5000

北京市气象局,守护首都蓝天白云,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气象局是中国气象局下属机构,也是北京市政府的工作部门,实行中国气象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气象局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根据授权,北京市气象局承担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

主要职责

1. 制定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及气象业务建设,审查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

2. 气象探测与数据管理: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和分发,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审批气象台站调整计划。

3. 气象预报与灾害防御: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和预报工作,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农业气象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

4. 人工影响天气与雷电防御:制定人工影响天气方案,管理、指导和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5. 气候资源与气象服务:向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利用和保护气候资源的建议,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

历史背景

北京市气象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24年,当时在古观象台开始气象观测,记录被称为《晴雨录》。1913年春,在古观象台基础上成立中央观象台,下设气象科,开展近代仪器气象观测,标志着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端。1959年成立北京市气象服务台(市气象台),1960年成立北京市气象局,1978年正式命名北京市气象局观象台,1997年成立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2006年更名北京市观象台,2010年全国统一挂牌为北京国家基本气象站,2016年组建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是北京地区气象观测的晴雨录,主要承担地面高空观测、太阳辐射观测、大气成分观测、S波段雷达监测、综合气象观测试验、气象科普宣传等任务,其中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是北京地区唯一参与国际资料交换的台站北京市气象局:守护蓝天白云的守护者

想象你站在北京市的街头,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抬头仰望,天空中的云彩变幻莫测。你是否想过,这些云彩的聚散、天气的变化,都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在守护着?他们就是北京市气象局的工作人员,一群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带来准确天气预报的人。

气象事业的发展规划者

北京市气象局,作为北京市气象事业的核心,肩负着制定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重任。他们不仅要考虑北京市的气候特点,还要结合国家气象事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些规划不仅包括气象业务建设,还包括重要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以及对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可以说,北京市气象局是北京市气象事业的导航者,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气象探测的守护者

在北京市的各个角落,都有气象探测站,它们像忠诚的卫士,时刻监测着天气的变化。北京市气象局负责组织管理这些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分发,并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他们深知,只有准确的气象数据,才能为天气预报提供可靠依据。因此,他们对气象探测工作非常重视,确保每一份数据都准确无误。

气象灾害的防御者

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四季分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气象灾害的威胁。北京市气象局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他们不仅关注天气变化,更关注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公共气象服务的提供者

北京市气象局还负责管理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包括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服务,让公众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

气候变化的研究者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京市气象局也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他们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技术开发和决策咨询服务,为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站在北京市气象局,你可以看到一群充满激情和责任感的工作人员,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守护着北京市的蓝天白云。他们不仅是气象事业的发展规划者,还是气象探测的守护者,气象灾害的防御者,公共气象服务的提供者,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