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340-5000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引领绿色能源创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简称“低碳院”)是国家能源集团的直属研发机构,成立于2009年12月,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低碳院肩负着“出人才、出机制、出成果”的重要使命,现有员工600余人,其中50%的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海外引进的人才占比超过10%。

低碳院设有北京、美国、德国三个全球研发基地,拥有多个重点科研平台,包括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换利用技术研发中心、北京市纳米结构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煤炭矿井水保护与利用: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致力于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修复技术。

2. 氢能(氨能):致力于低碳低成本氢气供应技术及装备的开发,打造国家级氢能创新平台。

3.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聚焦“碳中和”目标,致力于大规模低成本碳捕集与安全封存技术。

4. 储能:聚焦安全稳定柔性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致力于储能材料低成本制取和储能装备高安全设计。

5. 煤化工催化剂:聚焦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煤化工核心催化剂的开发,掌握煤制油和大宗化学品系列核心催化剂。

6. 煤制高端化学品:聚焦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致力于煤制高端化学品技术的开发。

7. 先进材料:聚焦材料结构调控和材料基因工程技术,致力于关键战略材料技术自主可控。

8.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致力于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自成立以来,低碳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课题,发布了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荣获了国家级科技奖励。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国际声誉及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它坐落在中国的首都,肩负着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任。这家研究院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机构,更是一个汇聚了顶尖人才、开展前沿研究的创新平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看看它如何用科技的力量,为我们的未来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

1. 院系概况:创新与实力的象征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隶属于国家能源集团,成立于2009年12月。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科研机构,而是一个全球性的研发基地。研究院设有北京、美国、德国3个全球研发基地,这样的布局让它能够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推动国际间的科技合作。

研究院的员工数量近700人,其中30%以上是外籍员工,50%的科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这样的团队配置,无疑为研究院的科研实力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研究院还拥有多个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的重要科研平台,如国家能源煤炭清洁转换利用技术研发中心、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这些平台为研究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科研领域:清洁能源的探索者

研究院的主要聚焦领域包括煤的清洁转化利用、煤基功能材料、氢能及利用、环境保护、分布式能源、煤化工催化、先进技术等。这些领域听起来可能有些专业,但它们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煤的清洁转化利用方面,研究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他们致力于减少煤炭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通过研发先进的转化技术,研究院希望能够将煤炭这种传统的能源,转化为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

在氢能及利用领域,研究院也在积极探索。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研究院通过研发氢能的制备、储存和利用技术,希望能够推动氢能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一种更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选择。

3. 科研成果:创新与突破的见证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20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7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3项、北京市重大成果培育转化项目3项、北京市科委项目6项,集团科技创新项目50余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10余项。这些项目涵盖了研究院的多个科研领域,每一个项目都代表着研究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在科研成果方面,研究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煤化工废水处理、煤化工催化剂、煤基高性能功能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目前,研究院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超过1000项,在《科学》《焦耳》以及《自然》《科学》子刊等多个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30余项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技术成果进入转化阶段。

4. 人才培养:创新与传承的桥梁

研究院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机构,更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摇篮。他们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构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研究院还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生态建设,国际化人才布局等方面探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能够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还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5. 未来展望:清洁能源的未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探索者,肩负着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任。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在煤的清洁转化利用、氢能及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更加清洁、可持续的能源选择。

同时,研究院还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通过与国际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院希望能够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全球推广和应用。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这个名字代表着中国清洁能源科技创新的希望。他们用科技的力量,为我们的未来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让我们期待,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