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开股份”)是一家大型国有房地产企业,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北京市。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房屋租赁等业务,具备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以下是该公司的详细信息:
公司简介
中文名称: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BEIJING CAPITAL DEVELOPMENT CO., LTD.
注册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83号京宝花园二层
办公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56号D座
法定代表人:刘希模
总经理:王少武
注册资本:114,975万元
员工总数:2,187人
电话:01066428080
传真:01066428070
邮编:100031
电子邮箱:gqw@tianhongbaoye.com.cn
主页:www.tianhongbaoye.com.cn
信息批露www.sse.com.cn
所属板块:新股增发板块、计划再融资、奥运、超涨、全A、蓝筹280、未ST板块、整体上市、预盈预增、沪深300、北京、房地产业
业务范围
首开股份的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房屋租赁以及经贸信息咨询和劳务服务。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涵盖商品住宅小区、经济适用房、普通办公楼和商业设施等。其业务区域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到天津、河北、山东、广东等多个省市,并在这些地区开发了20多个社区。
发展历史
成立背景:首开股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7年成立的北京市建委统建办公室和1980年成立的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住宅建设办公室。2005年,北京城市开发集团与天鸿集团合并重组,成立了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公司规模的第一次扩张。
上市与扩张:2007年,首开集团向控股股东定向增发股票购买其房地产业务资产,成功借壳天鸿宝业重组上市,正式更名为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此后,首开股份通过多次定增和转增股本,积极扩充资本,确立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开始全国扩张之路。
最新动态
截至2025年4月,首开股份在4月份实现签约面积10.84万平方米,签约金额14.60亿元,尽管环比有所下降,但在整体市场波动的情况下,这一成绩显示出一定的韧性和竞争力。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可以访问公司官网: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首开股份,这家名字里带着京城印记的房地产巨头,近年来却走起了过山车般的路。曾经的“京城地产一哥”,如今却深陷亏损泥潭,让人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了?首开股份,这家曾经的行业翘楚,如今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业绩滑落:从巅峰到谷底

首开股份的辉煌时期,可以追溯到2015年。那一年,它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上独占鳌头,连续四年稳坐销售额冠军宝座。2018年,公司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2021年更是以1149亿元的销售额创下历史峰值。那时的首开股份,是京城地产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是无数人羡慕的对象。
好景不长。随着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加上自身战略转变和市场份额被瓜分,首开股份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开始下滑,2023年更是出现了超过80亿元的巨额亏损。这一亏损规模,比2016年至2021年这六年的盈利总和还要多。
首开股份在2024年的年度报告中坦言,这是公司发展史上极其困难的一年。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42.13亿元,较2023年的477.6亿元下降了49.3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1.41亿元,较2023年的-63.39亿元亏损规模进一步扩大。这已经是首开股份自2022年以来,营业收入第三年下滑,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连续第三年为负。
财务困境:债券发行与资金链

面对如此严峻的财务状况,首开股份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资金压力。其中,债券发行就是重要手段之一。
2025年,首开股份计划发行多期债券,总额高达90亿元。这批债券属于私募品种,承销商包括一创投行、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知名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债券项目在2025年2月18日获得上交所的受理,并于4月3日更新为“已通过”。
除了这批90亿元的私募债券,首开股份还计划发行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规模为13亿元。这期中期票据分为两个品种,品种一发行金额上限为6亿元,期限22年;品种二发行金额上限为7亿元,期限32年。两个品种间可以进行双向回拨,回拨比例不受限制,最终发行规模合计不超过人民币13.00亿元。
此外,首开股份还有多期债券即将付息。例如,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在2025年4月21日和5月13日付息,票面利率分别为3.59%和3.46%。这些债券的发行,为首开股份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也增加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经营困局:高成本与低售价

首开股份的业绩滑落,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成本和低售价的矛盾。公司结利项目多集中在2018年至2020年市场高点时期的高溢价地块,较高的土地成本与偏低的房屋售价,使得毛利率持续走低。
首开股份曾在2022年的年报中写道,公司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以敢于拿地著称,在很多城市的高溢价地块新闻中,都能看到首开集团的身影。比如,2021年9月7日,首开集团在东莞以接近溢价率20%,总地价6.7亿元的代价,拿下洪梅17899.3平方米的地块。由于这块地是竞配建地块,剔除配建面积5370平方米,折合可售实际的楼面价约1.4万元/平方米。
高成本的项目,在市场上的售价却并不高。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虽然短期内可以增加销售量,但长期来看,却会侵蚀公司的利润空间。
此外,滞重资产产生的大量财务费用,也持续侵蚀着首开股份的利润。公司控亏减亏任务艰巨。
外部合作:寻求新的增长点
面对内部的困境,首开股份也在积极寻求外部合作,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2025年3月5日,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金茂财务资本部、上海思茂置业有限公司、开茂置业(杭州)有限公司订立补充协议,将开茂置业向首开所提供贷款每日最高结存余额(包括应计利息)由人民币6.2亿元提高到人民币7.2亿元。
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减少首开股份的现金结余闲置状况,充分发挥资金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首开股份于其他开发项目的发展及财政需要。
此外,首开股份还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例如,公司计划建设企业协同管理平台,预算金额为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