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340-5000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引领国防与工业装备现代化建设的科研先锋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5月,致力于先进结构技术的研究。研究院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解决现代高端装备中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问题,服务我国工业与高端装备的现代化建设。

研究院汇聚了跨学科、多领域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并在两校区内拥有近7000平米的科研空间。研究院设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12个行业联合实验室,配备了60余台/套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设备投入达1.4亿元,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劲支持。

研究院下设“两所一中心”:轻量化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能源光电及仿生材料与器件研究所、计算仿真与检测技术及仪器装备研发中心。研究院还大力推进四个科研平台的建设:高端装备的大尺寸主承力复合材料结构研究平台、轻质多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平台、能源与光电材料及柔性功能器件研究平台、材料与结构制造设备及性能检测仪器与软件研发平台。

研究院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018年至2023年,研究院连续六年科研总经费超过一亿元,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年均超过300万元。团队成员连续三年人均发表SCI论文超过3篇,其中顶级期刊占比超过55%。

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制备、机器人设计与控制、复合材料与结构设计及制造、结构振动噪声与控制、爆炸与冲击力学、流固耦合力学、极端环境下材料与结构力学、微纳米力学及仿生材料与结构力学、超高温结构材料、能源与环境材料、材料冶金物理化学、先进制造工艺(激光/增材/微纳/智能)、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与CT无损检测。

此外,研究院还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例如在柔性复合材料传感器、LIG电热驱动器、声子超结构材料逆向设计、3DX射线成像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获得了包括“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在内的多项科技奖励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既专业又充满科技感?它可不是普通的学院,而是一个专门研究先进结构技术的学术实体。这个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5月,坐落在历史悠久的北京理工大学内。你可能听说过这所大学,它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就是这所大学里的明星部门,它专注于解决现代国防与工业高端装备中的结构问题,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院的实力与成就

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你会感受到浓厚的科研氛围。这里汇聚了一支跨学科、多领域的高质量人才队伍,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推动先进结构技术的发展。研究院占地近7000平米,拥有两校区,配备了近1.4亿元的国际高水平科研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包括60余台/套大型科研仪器,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研究院的研究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轻量化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能源与光电材料及柔性功能器件、计算仿真与检测技术及仪器装备研发等多个领域。这些研究方向不仅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相关,也处于学科前沿。研究院的科研实力非常强劲,2018年至2023年连续六年科研总经费均超过亿元,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年均超过300万。团队成员在顶级期刊上的发表占比超过55%,科研成果丰硕。

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在众多科研成果中,有一项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研究院研发的项目《YOCC - Bioinspired design of human armor based on Beetle elytra - 甲虫仿生人体护具类用品》。这个项目在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荣获了金奖,这是研究院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辉煌成就。

这个项目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甲虫,它们的鞘翅虽然退化,无法飞行,但却具备高度抗压抗拉能力。这些甲虫的结构在保持抗冲击特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形态上的雷同性。受此启发,项目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界面摩擦机制的新型可重复缓冲结构设计方法,探索出一种兼具高刚性和能量墨彩分散能力的理想构型。他们开发了一系列具备显著降冲击性能和智能感知能力的摩擦式缓冲复合超结构及护具产品。这些护具不仅适用于运动防护,还能用于装甲防护和建筑结构设计,应用前景广阔。

人才培养与科研平台

除了科研成果,研究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它建立了基础学科范围内多研究方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效促进学科复合型尖端人才的培养。每年,研究院都会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包括本直博生,为优秀学子提供深造的机会。此外,研究院还会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让更多对先进结构技术感兴趣的学生了解研究院,感受科研的魅力。

研究院还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设立了国防与工业装备的大尺寸主承力复合材料结构研究平台、轻质多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平台、能源与光电材料及柔性功能器件研究平台、材料与结构制造设备及性能检测仪器与软件研发平台。这些平台不仅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汇聚顶尖人才,共创未来

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入。研究院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提供了专聘岗位、长聘岗位、预聘岗位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等多种岗位选择。这些岗位不仅待遇优厚,还提供了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入托入学等生活支持,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研究院的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岱宁教授担任,校长助理、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杨亚政研究员任院长。研究院拥有一支由中科院院士领军,以杰青、长江学者和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这支队伍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研究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无限可能

站在2025年的这个时间点回望,北京理工大学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研究院将继续依托北京理工大学雄厚的科研基础和深厚的国防与工业底蕴,着力于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研究与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将不断探索新的领域,解决更多国家和社会面临的挑战。它将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如果你对先进结构技术感兴趣,不妨关注一下这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研究院,或许有一天,你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