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340-500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研究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研究生教育概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已有近30年的历史,培养工作主要通过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高校联合进行。学校从2000年起开始自主培养研究生,并在2011年获得依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资格。

学校目前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6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以及审计、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研究生导师队伍包括近600人,其中校内导师254人,校外企业行业兼职导师293人,涵盖了众多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

截止到2023年春季学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有90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3人。

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包括多个学科领域,具体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可以在学校的招生简章中查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这所坐落于中国首都的学府,以其独特的工程实践特色和丰富的学科设置,吸引着众多考研学子的目光。2025年的研究生招生季,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更是推出了多角度的调剂招生信息,为那些渴望深造、追求卓越的你,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学术殿堂的大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学院,看看它如何为研究生们打造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学习环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多学科交融的学术高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47年的风雨兼程,学院始终秉承“宁静致远,务本维新”的校训,坚持“崇尚实践、知行并重”的办学理念,为国家能源化工行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院现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彰显了其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卓越地位。

学院聚焦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材料与化工、智能制造、城市安全运行与管理等学科专业领域,积极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类学科专业领域,扎实推进人工智能”和安全应急”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这种多学科交融的办学模式,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选择空间,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调剂招生:为考研学子提供更多选择

2025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推出了多角度的调剂招生信息,涵盖了多个学院和研究所以及专业方向,为那些初试成绩不理想或第一志愿未能被录取的考研学子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绿色化工与材料领域的创新先锋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作为学院的重点学院之一,充分发挥行业背景与地域优势,以医药化工为特色,重点围绕节能环保、医药健康、新材料”等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需求开展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2个类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材料加工过程、环境友好化工过程、含碳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环境催化反应技术、制药工艺与技术、医用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81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2%。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科技新星等省部级人才培养项目30余人。

学院现设有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前沿学科,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学院还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分析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均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能源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工程应用研究所:清洁能源领域的科研重镇

能源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工程应用研究所,是学院的重点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数值传热学及工程应用、强化传热与热工测试技术、氢能与油气储运及利用技术、新能源多能互补与智慧能源等方面研究,并且研究所课题组是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1人、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人。

研究所与日本东京理科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北电力大学、中科院理化所等国内外知名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毕业研究生就业于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海尔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就业率达100%。

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团队: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力量

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团队,隶属于机械工程学院,是学院的重点科研团队之一。团队致力于高端电火花、激光超声复合精密制造数控机床的嵌入式数控技术、智能化数字电路设计、基于CAD/CAE的数字化建模与仿真技术、基于CAM/CAPP的特殊材料加工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团队所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导师队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