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产权交易所(简称“北交所”)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机构,成立于2004年2月14日。该交易所是由北京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于1994年)和中关村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于2003年)合并重组而成的。
北交所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国有企业增资扩股、诉讼资产处置、公共资源交易等多个领域。此外,北交所还积极服务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涉公资产进场交易,推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国家专利技术(北京)展示交易中心”,北交所也是国务院国资委选定的从事中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业务的试点产权交易机构。北交所还通过设立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等专业交易平台,搭建了集团化运营架构,业务范围扩展到技术、金融产品、环境权益及绿色金融等领域。
北交所的业务模式采用“双轮双轨”,即国有产权有序流转和非公产权交易服务,旨在促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和国有产权有序流转,同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北交所通过交易制度和交易品种的创新,提高市场流动性,实现产权市场“发现投资人,发现价格”的功能。
北京产权交易所在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服务各类产权交易,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产权交易所,这个名字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它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个位于首都北京的交易平台,不仅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推手,也是创新企业上市的摇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产权交易所,看看它是如何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独树一帜的。
北京产权交易所:国资改革的试验田

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成立,源于中国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它的使命,是为国有企业提供资产交易、重组和并购的平台,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北京产权交易所不仅成为了国企改革的重要试验田,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中盐集团为例,这家国家第二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和国企改革双百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增资项目,成功引入了13家战略投资者,总投资额达30.6亿元。这一举措不仅完善了中盐股份的治理结构,也为其未来的IPO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企业上市的助推器

北京产权交易所不仅关注国企改革,也致力于服务创新企业。近年来,北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涵盖国资交易及顾问、信创产品采购、绿色交易与ESG评价、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咨询等方面。这些服务不仅帮助市属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加快创新步伐,也为它们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北汽新能源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挂牌转让,为其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权找到了合适的买家。这一举措,不仅为北汽新能源的上市做准备,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多元化的交易品种

北京产权交易所的交易品种非常多元化,涵盖了环境交易、黄金交易、矿权、林权、艺术品、存量房、农村土地、石油等多个领域。这种多元化的交易品种,不仅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支持。
以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主要从事电子政务领域软件与信息服务的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招商处置,成功转让了约990万股股份。这一举措,不仅为华宇软件筹集了资金,也为电子政务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国际化视野
北京产权交易所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继去年于意大利成立米兰交易所后,今年上半年又在日本成立了日中产权交易所,不久前还推出了美中产权交易所。这些举措,不仅为优秀的海外项目寻找中国买家,也为有潜力的中国项目对接境外资本市场。
北交所总裁熊焰表示,北交所未来3至5年内将在巩固现有国资业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业务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特色,确保创新业务蓬勃发展。这种国际化的视野,不仅为北京产权交易所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服务市属企业
北京产权交易所一直致力于服务市属企业,助力其发展壮大。近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产权交易所承办的北京产权交易所集团服务市属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宣讲会,在京成功举办。这次宣讲会,不仅展示了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服务能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戈董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产权交易所集团近年来聚焦建设规范高效的新型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种服务理念,不仅得到了市属企业的认可,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北京产权交易所,这个充满活力的交易平台,不仅是中国国企改革的重要推手,也是创新企业上市的助推器。它以多元化的交易品种、国际化的视野和服务市属企业的理念,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北京产权交易所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