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在2022年6月23日之前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但自从它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那一刻起,便迅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这家公司专注于仿真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其业务范围涵盖军用仿真、虚拟现实和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为中国军事仿真领域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深入了解这家充满活力的企业。
上市之路:从军用到民用的跨越

华如科技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11年,公司便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其发展方向——致力于通用仿真产品推广与专业仿真系统定制。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政府、军队、教育和科研部门,以及国防工业、能源、交通、信息等行业的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华如科技逐渐在军用仿真领域站稳脚跟,成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
2015年,华如科技开始涉足民用仿真市场,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城市管理、应急安全等领域的仿真产品。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拓宽了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军用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华如科技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2022年1月24日,华如科技的创业板IPO申请正式提交,中信证券作为其保荐机构,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经过一系列的审核流程,2022年4月7日,证监会同意了华如科技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6月23日,华如科技正式登陆创业板,股票代码为301302,股票简称为华如科技。
技术创新:自主可控的核心竞争力

华如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自主可控的技术。公司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51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81项。这些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也突破了国外技术的制约,为中国军事仿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研发方面,华如科技始终保持着高投入。公司研发费用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的高位,且基础软件产品及底层平台均为自研。这种坚持自主创新的态度,使得华如科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公司目前在研项目多达28项,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合计达956人,占比77.98%。这些研发人员不仅具备丰富的技术经验,还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领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表现:超募4.8亿,市值达70.71亿

华如科技的上市首日表现强劲,开盘价为60元,收盘价67.04元,较发行价上涨28.85%。以收盘价计算,华如科技的市值为70.71亿元,超募4.8亿元。这一成绩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华如科技的高度认可,也展示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
在上市后的几个交易日里,华如科技的股价持续上涨,显示出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新一代实兵交战系统、复杂系统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仿真实验平台、共用技术平台升级改造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风险与挑战:应收账款与违规行为
尽管华如科技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其中,应收账款问题较为突出。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65亿元、4.62亿元和5.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均在80%左右或以上,且1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金额占比保持在30%以上。
这种高应收账款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公司的资金压力,还可能影响公司的现金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华如科技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回款比例,降低财务风险。
此外,2024年8月27日,华如科技公告称,因存在串通投标、虚假投标等违规行为,被联勤保障部队战勤部采购计划处禁止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期限自2023年11月22日至2026年11月22日。这一事件对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提醒公司需要加强合规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拓展市场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华如科技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希望。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拓展市场范围。在军用仿真领域,华如科技将继续深耕,为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在民用仿真领域,公司将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为城市管理、应急安全等领域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华如科技也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回款比例,降低财务风险。此外,公司还需要加强合规管理,避免类似违规行为再次发生。只有这样,华如科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