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340-5000

北京规划委,减量提质,疏解中心城,引领区域发展”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简称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是北京市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负责城乡规划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和空间规划等工作。以下是该机构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机构名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承安路1号院

邮政编码:101160

办公时间:09:0017:30(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行政值班电话:01055596677(节假日全天、夜间值班)

便民热线、扫黑除恶举报、信访电话:01080858586(724小时)

信息公开咨询电话:01055594628(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职能

1. 自然资源管理:履行本市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统一确权登记和有偿使用等工作。

2. 空间规划:建立本市空间规划体系,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

3. 城乡规划:负责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监督,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拟订相关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4. 规划审批和用地管理:负责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和用地管理相关工作,包括土地征收征用管理、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等。

背景信息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前身是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北京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相关部署,于2016年7月20日合并成立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挂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现任领导

党组书记、主任:主持委全面工作,负责深化规自领域问题整改、中央巡视整改、审计、市政交通和基础设施规划管理等方面工作。

专职副主任:负责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可以访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道路网络日益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机构默默付出,它就是北京规划委。你可能每天都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感受到它的存在,却可能从未真正了解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规划委,看看它是如何塑造这座城市的未来。

北京规划委:城市的灵魂塑造者

北京规划委,全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是北京市政府负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部门。它的职责不仅仅是画几幅图纸,更是要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从宏观的城镇体系规划到微观的详细规划,从历史文化的保护到现代城市的建设,北京规划委都在扮演着灵魂塑造者的角色。

想象如果没有规划,北京会变成什么样?是杂乱无章的迷宫,还是缺乏灵魂的钢铁森林?答案不言而喻。正是因为有了北京规划委的精心规划,这座城市才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历史与未来的交织

北京规划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那时,北京刚刚经历了解放,百废待兴。为了更好地建设这座城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城市规划部门。几十年来,这个部门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为北京的未来规划蓝图。

记得2004年,北京市启动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编制工作。时任市委书记刘淇强调,修编工作对于首都城市未来发展是十分紧迫和重要的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北京规划委组织了大量的专家和学者,对城市的未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规划。这份规划不仅确定了北京的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还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北京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20年,北京市启动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编制工作。这次规划更加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北京规划委再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规划的细节:从宏观到微观

北京规划委的工作不仅仅是制定宏大的规划,还要关注每一个细节。比如,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如何优化城市交通,如何提升城市品质,这些都是北京规划委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这份规划对中心城的每一个地块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它不仅确定了每一块地的用途,还规定了建筑的高度、密度、绿化率等指标。比如,在旧城地区,规划要求保留历史风貌,同时提升居住品质;在中心地区,规划要求建设高密度的商业区,同时保证交通的畅通。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些规划,北京规划委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比如,他们会对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批,确保项目符合规划的要求。他们还会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公众参与:规划的未来

北京规划委的工作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事情,更是与每一个市民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听取市民的意见,北京规划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机制。他们会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征求市民的意见,比如举办听证会、开展问卷调查等。

比如,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编制过程中,北京规划委就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市民的意见。他们会在政府网站上公布规划草案,让市民可以通过网络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还会组织专家和市民进行座谈,共同探讨规划的问题。

通过公众参与,北京规划委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市民的需求,还能够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北京规划委就根据市民的意见,对一些地块的规划进行了调整。这些调整不仅提高了规划的质量,也赢得了市民的认可。

挑战与机遇:规划的未来之路

当然,北京规划委的工作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如何在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降低市民的生活成本。这些都是北京规划委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北京规划委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比如,他们提出了“城市修补”的概念,通过对城市的一些老旧区域进行改造,提升城市的品质。他们还提出了“绿色出行”的概念,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的使用。

未来,北京规划委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他们将继续关注每一个细节,继续推行公众参与机制,继续应对各种挑战,为北京的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让我们一起期待,北京在规划委的带领下,会变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