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是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为1447.85平方公里。门头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切割严重,形成了300余条大小沟谷,地形呈锯齿状和阶梯状上升。
门头沟区属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全区常住人口约为39.6万人(截至2022年末),地区生产总值为272.2亿元。
门头沟区历史悠久,早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东胡林人”在此繁衍生息。区境的行政建制经历了多次变迁,直到1958年5月定名为门头沟区。门头沟区是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头沟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潭柘寺、妙峰山风景名胜区、戒台寺、百花山自然风景区等。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自然风光,还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与创新的交响曲
想象你站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山脚下,眼前是连绵的青山和蜿蜒的河流,耳边传来鸟儿的歌唱和树叶的沙沙声。这里,是北京市的一个独特区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蓬勃的创新能力。门头沟区,这个位于北京西部的地方,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一、生态建设:绿色画卷徐徐展开

门头沟区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将其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2025年,门头沟区重点工程项目名单中,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占据了重要位置。西山登峰揽胜森林步道项目,将建设一条长达135.8公里的步道,覆盖面积约77.6公顷,为游客提供一条亲近自然的绝佳路线。同时,门头沟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二期)也将改造提升防火公路约69.7公里,改造提升防火步道约1.5公里,建设防火检查站17座、森林防火蓄水池13座等,确保森林安全。
门头沟区山区困难地造林灾后重建项目和平原生态林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更是展现了门头沟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治理恢复困难地生态林3200亩,平原生态林地10000亩,这些举措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好的栖息地。
二、科技创新:智算中心引领未来

在生态建设的同时,门头沟区也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2024年,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智算中心,推动云AI与产业深度融合。根据协议,阿里云将参与门头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与门头沟区在政策指引、顶层设计、技术架构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合作。
智算中心的建设,将为门头沟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算力及大模型服务。阿里云的大模型能力,将结合自身优势,以公共云为有效补充,全面服务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此外,阿里云还将参与门头沟智慧城市的建设,用大模型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等方面打造更多应用场景和智慧标杆。
三、教育改革:多校划片入学新探索

门头沟区在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2025年起,门头沟区将逐步推动南部城区小升初多校划片入学。这意味着,学生将不再局限于就近入学,而是可以通过填报志愿,随机派位确定入学初中校。这一举措,将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同时,门头沟区也在不断完善幼升小入学政策。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凡年满6周岁的本区户籍或具有本市户籍且家庭实际居住地在本区的适龄儿童,均须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适龄儿童的父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准确录入相关信息,按照区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区免试就近入学。
四、医疗健康:提升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门头沟区在医疗健康领域也在不断努力。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作为一家三级妇幼保健院,承担着门头沟区39余万人口的妇幼卫生保健与基本医疗服务。医院设立了临床以及保健治疗支持部门,编制床位95张,服务涵盖群体健康管理、个体保健、疾病治疗等多个领域和服务项目。
2025年度,北京市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启动了公开招聘,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同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也在积极招聘学科带头人,涵盖血液与肿瘤科、核医学科、普外科、骨科等多个领域,为门头沟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五、人才引进:筑巢引凤,共谋发展
门头沟区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推出各种政策吸引人才。中共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党校2025年公开招聘出站博士后1人,旨在为党校注入新鲜血液,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同时,门头沟区也在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措施,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实现规模和效能双提升。
门头沟区,这个位于北京西部的地方,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在这里,生态与创新的交响曲正在奏响,为北京的发展增添着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