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62年,最初名为北京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图书馆,1965年改名为北京语言学院图书馆。1972年复校后,图书馆恢复正常工作。1982年,图书馆升格为处级单位,由学校直接领导。1996年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图书馆,2002年再次更名为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新馆舍于1992年5月建成,并于同年9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9870平方米。2021年3月,图书馆完成了馆舍改造,以全新面貌亮相。
截至2024年,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的纸质图书总量约为90万册,古籍约8万册,期刊合订本约6万册。图书馆还收藏了丰富的电子资源,包括中文期刊2722种,外文期刊484种,以及大量电子图书和期刊。
图书馆的设计采用了新中式风格,布局对称平衡,古色古香的圆形窗棂和雅致屏风搭配古朴典雅的中式篆书元素,营造出浓厚的中国风氛围。图书馆内设有多个专题藏书区,如语言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此外,图书馆还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阅览室和日新讲堂,提供现代化的学习设施。馆内普通阅览座位共5063位,电子阅览室共88机位,研讨间34间,座位451位,静音舱4个,为读者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秉持“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参考咨询等服务,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如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举办学术讲座、设立学科服务专员等你有没有想过,在繁华的北京,有一座图书馆,它不仅仅是一个藏书的地方,更是一个文化的殿堂,一个知识的海洋。这里,就是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一个值得你探索的地方。

走进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充满中式古风的建筑。这座图书馆建于1992年,经过2021年的升级改造,以全新的面貌向读者开放。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分为主馆和分馆两部分。主馆坐落于校园中心十字路口西北侧,分馆位于教一楼地下一、二层。图书馆现有阅览座位1200余个,研讨间20个,日新讲堂(多功能报告厅)1个。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图书馆的建筑风格是中式古风,充分彰显了北京语言大学在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的特色。建筑材料上选用了优雅的黄木、感染力很强的波涛和很有质感的水泥板为主,古朴且厚重,与中式古风的基调浑然一体。圆框漏景加上古式屏风,若隐若现、含蓄雅致,体现了儒家风韵与禅学境界。不同形式、不同字体、不同语言的“语”字在各个空间出现,作为整体建筑的语言符号,是从校训中“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精髓中提炼而出。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纸质图书总量90万册左右,古籍8万册左右,期刊合订本6万册左右。中文期刊2722种,外文期刊484种,国内主要报纸70余种,港澳台地区及国外报纸20余种。图书馆还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特色购买和自建了若干电子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
图书馆的宗旨是紧紧围绕学校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奋斗目标,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以优化馆藏为重点,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方向,力争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语言特色、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管理科学的高水平现代化图书馆。
图书馆的服务也非常周到。在空间布局、环境营造、设施配备以及服务提供等方面,处处体现对读者的关怀。图书馆在每层都设置了几个休闲阅读区,供学生阅读;有多媒体阅览室和新的报告厅,读者可以免费体验和使用。图书馆还提供了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方便读者随时借阅图书。
图书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读书会、讲座、展览等,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读者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图书馆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京语言大学校园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图书馆周边有许多绿化带和湖泊,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在这里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还可以享受到自然的美景。
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也很长,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0点,读者都可以来图书馆学习。图书馆还提供了免费 Wi-Fi,方便读者上网学习。
如果你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师生,那么你一定要来图书馆看看。如果你不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师生,那么你也可以来图书馆参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氛围。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座图书馆的。
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一个值得你探索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知识的宝藏,也可以找到文化的瑰宝。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图书馆,一起感受知识的魅力,一起感受文化的氛围。